安徽广德:“桃”醉一夏香满园
人民网广德7月24日电 (记者汪瑞华、张俊)这阵子,种了十多年桃的老李,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家门口的5亩桃园,自打6月中旬採摘以来,几乎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忙着收、忙着售,一季下来,已经给他带来了7万多元收入。
老李叫李富广,安徽广德市祠山街道山关村人,今年56岁的他,已经和桃子打了15年交道,是村裡头的第一代桃农。
2010年,為响应退耕还林政策,老李从江苏无锡引进水蜜桃树苗。“起初只是小试牛刀,心裡也没多大底。”老李坦言,“挖地、下肥、打药……一般的农活还行,但种桃毕竟是个技术活。”
栽下去苗、收上来果。在他的精心打理下,3年后,桃园迎来了第一茬採收。“当初一次性就种上了日川、白凤、湖景等多个品种,每款上市时间都间隔10来天,这样可以延长採摘期,确保‘接力’上市。”算起收成,老李一点也不含糊。
傍晚时分,记者跟着老李的小三轮,来到水蜜桃园,尽管採摘即将收尾,依旧能看到一颗颗水蜜桃沉甸甸挂在枝头,清新果香随风飘溢。
“一亩地种30棵,3年挂果,5年丰產,一棵至少能结200个果。”桃园裡,忙着採收的老李,不忘给记者介绍起来,“今年最大的水蜜桃重达1斤2两,均果重量也有6两左右,这一季的甜算是吃到嘴裡了。”
“早年间种桃,个头和產量都不及现在,口感上也差点意思。”回忆起种桃经歷,老李感慨地说,近些年在桃树上没少费心思,加上剪枝、施肥、套袋等田间管理越来越精细,產量和品质都得到很大提高。
种桃10多年,老李也从最初的“桃小白”变成了“桃专家”,什麼时候下肥、什麼时候授粉、什麼时候疏果,他现在是门清,已经总结出了自己的“种桃经”。
“一要相信科学,二要用心管理。”老李说,人勤地生金,一枝一杈都要精心打理,挂果前不能淹水,挂果后不能断水,水蜜桃很精贵,也很“矫情”。
这话一点不假,老李种的桃子不论斤称,而是论个卖,最贵的要卖到128元/个。新鲜摘下来的桃子,第一时间就被搬进空调房,然后包装发货。
种得好,自然卖得也俏。老李告诉记者,除了线下直供之外,今年有将近3成水蜜桃都被抖音、微信“吃货群”裡的“群友”给包了。
在山关村,水蜜桃越种越甜。老李不仅自己扩大了规模,还带动周边15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辐射面积400多亩,明年就将迎来大面积採摘。
空调房裡,才从桃园回来的老李,一口水下肚,又忙着去装箱打包了,“即採即发,要的就是一个新鲜。等这季採完,来年那批新桃上市,又是一种甜!”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