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6个师长唯有他没有成为元帅晚年担任副主席儿子是将军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他的指挥下,红8军于1933年在江西莲花县九渡冲,以及永新县接连取得两场胜利,粉碎了敌人对湘赣军区的围剿。
随着中央红军在第5次反围剿战斗中所面临的局势日趋严重,萧克奉命率领红6军团前往湘西,找到贺龙部红2军团。
当红6军团进入贵州境内后,因为对地形完全不熟悉,全靠频繁找向导艰难转战,这种状况一直到攻陷黄平县后才迎来了转机。
该县城里有一所教堂,红军战士在教堂里发现了一个名叫薄复礼的会说汉语的英国传教士,以及一张写满外文的贵州地图。
最终在历时80余天,转战5000余里之后,与贺龙部第2军团在贵州印江县会师,此时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仅一周时间。
红6军团将一路上敌人的兵力虚实、地方情况源源不断反馈给上级,为中央红军制定长征行动计划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当他们得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消息后,决定调动部队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多打几个胜仗,以此来减轻中央红军的重负。
为此,红2、红6军团发动了湘西攻势并接连取胜,逼得蒋介石不得不从围堵中央红军的部队里抽出120多个团前来对付他们。
这封电报的署名是朱德和张国焘,此时包括萧克在内的红2、红6军团主要领导人,对张国焘与中央闹矛盾的事情一无所知。
若果真如此的线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以及第四野战军参谋长这样的重要职务,就说不通了。
萧克在井冈山时期,最高职位是师长,井冈山最早的师长是朱德、陈毅两位元帅,那时萧克还只是连长。
与萧克同期担任师长的将领中,除了陈赓大将之外,还有李聚奎、刘亚楼、杨成武等人,他们都是开国上将。
接替萧克曾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的杨得志,在萧克之前担任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同样也是开国上将。
萧克参加了南昌起义,可贺龙是总指挥,还开创了湘鄂西根据地,数次拉起人马重建队伍,而刘伯承则是起义的总参谋长。
八路军总部决定收缩战线,将冀热察的范围仅局限于平汉铁路西侧,这也就意味着萧克没有太大的发展余地。
但在这一阶段,萧克没能像粟裕和陈赓那样大显身手,屡创佳绩,后来调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短暂离开了战场。
至于在军中,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辞任元帅,徐海东、许光达辞任大将,宋任穷、徐立清辞任上将。
东汉开国云台28将之一的冯异,每当他与同僚聊天,只要同僚们争功论赏的时候,他就会脱离人群,走到大树之下。因此他也被人称为大树将军,由此足见冯异是一个谦逊的人,也是一个看淡名利的人。冯异尚能如此,何况我是共产党员呢?能活着看到革命成功,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萧克和夫人蹇先佛于长征途中结合,先后有过三个孩子,其中萧星华排行第二,其余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了。
在那个没有先进农业机械的年代,很多工作都要靠人力完成,劳动强度很大,萧星华常常累得汗流浃背,一天工作结束后倒头就睡。
萧克为此给儿子写信道:你已经是大人了,要学会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吃苦是生活对你的考验,你可要经受得住啊!
不要修缮湖南老家的房子;自己去世后,丧葬之事一定要从简;所有的家人不准打着自己的名义,向国家提非分的要求。
他无论是面对枪林弹雨,还是身处逆境,始终忠贞不渝,百折不挠;他从不追求名利地位,也不计较个人得失,乐观豁达,宠辱不惊。
好事者围绕着授衔问题始终喋喋不休,实在是多此一举,这岂不是违背了老将军不求名利、不计得失的初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