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大麻烦了?美代表对华提罕见要求外交部回应很有意思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近日,中国央行表示,在上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该行与美国财政部达成协议,将指定联络人应对未来发生的“金融压力事件”。这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寻求共识的罕见例子。
双方在中美金融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期间“互换了金融稳定联络人名单”。中国人民银行称,达成的协议“旨在出现金融压力事件和金融机构运营风险时双方金融管理部门能够保持及时、畅通的联络渠道,减少不确定性”。
当前,中美在金融问题上处于相互威慑的局面。美国作为冷战结束后全球经济的领头羊,近一段时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商品贸易流、资本流和技术体系的焦点。随着中国的崛起,目前全球贸易的中心地位已经被中国占据。中国是14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体系的拓展,中国的贸易网络不断扩大。中国在电动汽车、无人机、光伏产业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使得技术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中国。
有分析认为,美代表团选在这个时间节点访华,一方面是因为美债的高速增长加剧了国内经济紧张,让拜登政府迫切希望获得中国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大选日益临近,拜登所在的民主党正想方设法助力哈里斯-沃尔兹组合胜选。毕竟只要能够维稳中美经贸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回暖升温,民主党方面就将获得更多的竞选资本。
反观中国这边,则是想借此次会谈的机会,向美方传递中方在宏观政策、金融业开放等方面的一些新要求和新表述。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着美元的霸权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薅羊毛”,过着寅吃卯粮、债台高筑的日子,每当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就会开动印钞机,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这种“借钱度日”的模式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乏力,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美国国债规模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突破了35万亿美元大关。更让人担忧的是,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债务规模,反而不断推出各种刺激计划,进一步加剧了财政赤字。
美方的安分守己由内外两重因素决定,美国内部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而由于美国大选,两党的争斗即将进入高潮,维护中美关系的短期稳定是其主要诉求。在159国的助力下,国际金融体系有望迎来新的洗牌,如果美元的国际地位不再,美国利用美元潮汐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收割”也将不复存在,由此引发的是大变局时代的真正到来,国际政经秩序或将同时变天。在时代大势面前,无论是美国两党谁当政都难以改变。
美国在经济上寻求合作,最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目前的经济不太好。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不仅伤害中国经济发展,自己的经济也同样因为贸易战而元气大伤。据环球网数据显示,此前一段时间美元指数一路走低,导致美元持股的全球股市大动荡。全球股民信心普遍下跌,抛售美股已经成为了下意识保全资产的手段,如果美国经济未来仍旧一直颓靡,下一次经济危机或许会提前到来。
近日,黄金突然暴涨。而黄金暴涨的原因,就是美联储方面突然跳出鸽派,进一步拉升了下个月降息预期。暴力拉升的时间点,刚好就是芝加哥联储BOSS发言之后。
这位芝加哥联储BOSS古尔斯比说: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出现警告信号,之所以想要货币紧缩的原因是担心经济过热,但我认为,现在已经不是经济过热的样子了。信贷问题已经变得很紧张。这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经济不再过热,货币紧缩不能再继续了。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元又是全球主要国际货币,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具有巨大外溢效应。过去几年,美国“大水漫灌式”的政策不仅引发其国内高通胀,更扰乱了全球金融秩序。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也引发广泛担忧。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批评美国当前的财政政策不可持续,威胁全球金融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指出,中国自身通胀水平保持温和,而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供应国,中国的产能对稳定全球通胀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维持全球金融稳定上,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在包括金融在内的各方面发展与美关系上,中方的原则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也是中美坐下来、谈起来以及能谈好的关键。希望美方能同中国相向而行,真正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做出负责任的努力,主动承担起全球经济治理的大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