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浙江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浙江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爸爸虽然有这个器官,但对小宝宝的情况大概率也搞不清楚,比如男宝宝小鸡鸡的包皮用不用翻下去洗?多大能洗?

  今天故事的妈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她详细分享了自家娃小鸡鸡发炎后,就诊、护理治疗的全过程,希望给有男宝的家庭提个醒。

  那天晚上跟平时一样,儿子 9 点上床睡觉。到了 12 点左右,我迷迷糊糊感觉到他在床上翻来翻去。

  在他再一次以青蛙趴的姿势发出「吭吭吭」 的声音后,我以为他尿完了。正准备起身换尿不湿,谁知他突然翻过身开始大哭,在床上打滚,并用手去扯尿不湿。

  我以为是尿过的尿不湿捂得他不舒服,就想抱起他换尿不湿。但他似乎是哪里很难受的样子,一边闭着眼大哭,一边在床上打滚,根本不让抱。

  我一抱,他就打挺,完全抱不住。无奈之下,我只好直接蛮力扯下尿不湿。奇怪的是,尿不湿干干的,并没有尿。

  老公因工作常年驻外,儿子第一次这样,我着实有点慌。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婆婆听到哭声,起床过来了。

  「难道是做噩梦了?腿抽筋了?饿了?肚子疼?……」无论我跟婆婆怎么问,孩子都不回答,就是一个劲儿地大哭。

  就这样哭了一会儿后,娃开始边哭边喊「鸡鸡疼、鸡鸡疼」。过了一会儿,又断断续续地说「尿尿、尿尿」。

  婆婆拿来小马桶,让娃坐上去。宁宁一边啜泣一边尿,平时十几秒就能完事的,这次尿一下、断一下,生生持续了至少 1 分钟。

  等他睡着,我跟婆婆赶紧打开手机手电筒,细致观察他的小鸡鸡。这才发现,娃的鸡鸡头儿那里好像有点肿。

  到了第二天早上,儿子尿尿的时候明显更费劲了,尿一段哼唧一下,尿完了都没办法正常走路,像一只小鸭子一样,不得不叉开腿走路。

  一开始我还担心儿子会哭闹不配合,以前看病的时候,医生碰一下,他都会嗷嗷叫。没想到这次一反常态,特别配合。

  医生带上一次性手套,轻轻检查儿子的小鸡鸡后,诊断是包皮龟头炎,因为包皮太长,尿液、污垢藏在里面,同时清洁不到位导致的。还告诉我们:

  现在轻微红肿,可以先不用药,回家每天给孩子清洗两次,注意把包皮轻轻往下翻,清洗尿道口后翻回去,应该四五天就会好转。

  你看,这里是包皮。大多数小朋友,6 个月以前包皮和龟头是黏在一起的,基本都翻不下去,这个阶段清洗鸡鸡外面就好。

  6 个月以后,孩子的包皮和龟头会逐渐分开,这时候可以尝试轻轻往下翻包皮,清洗露出来的尿道口。

  医生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往下翻儿子的包皮。大概是宁宁的小鸡鸡肿得有点厉害,医生下翻了好几下,才露出尿道口。

  一定要注意,包皮往下翻的时候,千万不要太用力,循序渐进,能往下翻多少就翻多少。有一些孩子翻不下去,那就继续清洗外面部位。

  接着,医生提示我注意看,他一边轻轻把翻下去的包皮轻轻上翻,一边强调「一定记得洗完擦干后,务必把包皮复位」。

  同时告诉我,孩子包皮炎好了以后,也要继续注意小鸡鸡的清洁。如果清洁不到位,得过包皮龟头炎的孩子,很可能会复发。

  谁知道在医院还很乖的娃,此刻却怎么说都不肯配合。刚退下他的裤子,就马上捂着小鸡鸡不让碰。无论我怎么解释,都哭着喊着不让洗。

  把他放在床上,婆婆按都按不住,两个腿一踢,根本接近不了,更别提翻包皮了。最后只能让婆婆用把尿的方式强行露出儿子小鸡鸡。

  就这样,在手忙脚乱中,在儿子大喊的哭闹中,在我无比紧张的心情中,完成了第一次翻包皮清洗。考虑到小鸡鸡还在红肿,就脱掉纸尿裤,换上了柔软的小内裤。

  到了晚上洗澡的时候,我突然在儿子的内裤上发现了白色的分泌物,和与尿渍明显不同的黄水印儿,像是黄脓干了之后的样子。

  医院晚上只能看急诊,夜里病人很少,值班的主治医生看了看情况,打电话叫来了泌尿科住院部的医生。泌尿科的医生来了之后,看了看内裤上的分泌物,诊断结果基本跟白天的一致。

  白色的分泌物是包皮垢,黄水儿显示感染引起发炎。除了回家注意清洗之外,给开了一管药膏,一天涂两次。

  转天起床后,药物已经发挥作用了,宝宝整个小鸡鸡没有那么肿了,但还是很红。由于疼的缘故,清洗的时候宝宝仍然特别不配合,把我和婆婆都累了一身汗。

  自从儿子经历了包皮龟头炎这么一遭,现在全家都很注意他的私处卫生。每次洗澡都会轻轻把包皮下翻,漏出尿道口,清洗擦干后再复位。

  有时候跟家人聊起来,还会感叹,全家这么多人,包括娃爸,竟然都不知道小男孩的鸡鸡,等包皮能翻下去的时候,是要翻下去清洗的。

  今天把我儿子的真实经历分享出来,也是想跟家有男宝的妈妈们提个醒——想要保持小鸡鸡的健康,正确清洁非常重要。

  包皮龟头炎是一种男孩特有的常见炎症,普通小男孩的发病率约为 1.5%,常发生于 2~5 岁儿童。引发包头龟头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感染、刺激和创伤。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